304am永利集团“书韵流芳·青春共赏”之“一书一世界”微视频创作比赛圆满落幕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“深化全民阅读活动”的重要部署,全面推进“书香校园"”建设,304am永利集团创新推出“书韵流芳·青春共赏”之“一书一世界”微视频创作大赛。本次活动以“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”为宗旨,通过新媒体形式激发青年学子的阅读热情,让经典著作在光影交织中焕发时代魅力。经过激烈角逐,三部佳作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。这些作品或带领观众穿越千年文脉,或展现当代青年的阅读思考,以独特的镜头语言诠释了“一书一世界”的深刻内涵。现在,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些青春与书香碰撞出的精彩火花!
作者:政治学类2402 王鑫颖、政治学类2401 黄建翔、经贸2403 王志舰、经贸2402 陈雨琦
史铁生的《我与地坛》以荒芜古园为精神镜像,映照个体在苦难中的觉醒。双腿残废后,地坛成为作者逃离现实又直面命运的对话者:斑驳砖瓦与四季轮回中,他咀嚼生死,解构悲剧——爱情非劫数,春秋非对立,落日亦为朝阳的背面。园子的沉静光芒,让绝望蜕变为哲思:生命之重不在厄运本身,而在驯服痛苦的勇气。作品最终超越个人叙事,成为所有破碎灵魂的启示:圆满非无瑕,而是于裂痕处点燃光焰,在直面自我的淬炼中,将踉跄跋涉升华为生命的赤诚赞歌。
【视频】
作者:新闻学2401 令狐航
巴金的《憩园》以民国时期成都公馆“憩园”为纽带,串联起杨、姚两代家族的悲剧。小说通过倒叙与现实的交织,揭示封建伦理崩塌下的人性沉沦:旧主人杨梦痴因挥霍祖产流落街头,新主人姚家看似体面却暗藏畸形的婚姻关系。作家以冷峻笔触解剖金钱对人性的腐蚀,杨三少爷的堕落与姚太太的压抑互为镜像,展现财富与道德的双重枷锁。憩园既是凋敝世家的墓碑,也是新时代困局的隐喻——旧式礼教虽瓦解,但物欲与精神困境仍在吞噬灵魂。巴金借颓败庭园叩问个体救赎的可能,在哀婉叙事中延续了对封建残余的批判,被誉为“中国式《樱桃园》”的现代性寓言。
【视频】
作者:动医2401杨薇、农资2401 彭优、农资2402杨敏君、植产2404徐逸欣
余华的《第七天》以亡灵视角解构荒诞现实,讲述主人公杨飞死后七日游荡阴阳界的魔幻旅程。他徘徊在殡仪馆等级森严的排队系统、记忆斑驳的往事废墟与“死无葬身之地”的亡灵乌托邦之间,拼凑出生前被遗弃的亲情、轰塌的婚姻及蝼蚁般的生存困境。余华以“死无葬身之地”反讽人间地狱——此处亡灵骨骼绽放鲜花,反而比阳世更显温情。当生者困于钢筋水泥的丛林法则,死者却在废墟上建立平等乐园,完成对现实世界的镜像颠覆。小说以卡夫卡式的寓言结构,在生死混沌中叩问存在意义,让绝望绽放出畸形的诗意。
三组创作虽题材迥异,却共同诠释了文学与影像交织的力量——或于苦难中掘取光亮,或在废墟里追问人性,亦借荒诞叩击现实。同学们以匠心独运的视听语言,让经典文本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!愿每一粒荧幕微光,都能照亮更多人奔赴书海的旅程。
文: 张钇
一审:刘欢
二审:叶明
三审:周昌洪